69书吧 www.69shu.info,最快更新颠覆三国记最新章节!
在徐莹处被教育了一顿,黄顺出来,便着手准备出门。这时,萧凝一脸的纠结,走了过来。
黄顺此时已不把萧凝当做势不两立的敌人,而是悄悄将她在心中归类于可以团结的那一类。看萧凝明显异于常日的表情,不由得问道:“大清早的,你这是唱的哪一出?”
萧凝老实回答:“今天一大早,你姐姐就派人过来,告诉我,说她今天要带所有弟妹们出门逛街玩耍,问我的意见。我给回绝了。”
黄顺听来不觉莞尔:这个萧凝,肯定很想跟着一起去,只是任务在身,身不由己。虽然回绝了,心里却在纠结着。
“这里没别人,咱俩说话能不能直接点?”黄顺直截了当说道,“我都喝了你们的毒药了,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?
担心我对你不利?你死了,我顶多比你多活一个月。我会那么傻?真不明白,你整天防贼似得盯着我,折腾个什么劲。”
萧凝“哼”了一声,说道:“你太滑溜了,矩子大人没有十足把握降的住你。再说,你门路广,墨氏的毒药虽然霸道,保不住就能被你神不知鬼不觉间弄到解药,然后反制于我。我也惜命,不想不明不白挂在你手上,看紧你是必须的。”
黄顺乐道:“那你还纠结什么?既然没得选择,就乖乖跟我出门就是。我不介意到哪都跟着一位美女。”
萧凝还要说话,突然感到奇怪,疑道:“你今天怎么这么好说话了?昨天还墨迹了半天,才许我跟着的。”
黄顺把胸脯一挺,傲然道:“这就是我的优点:既然生活无法抗拒,那就放开怀抱去享受。能让英雄出没的头牌整日跟在屁股后面,长脸的是我!想通这点,就没什么不可以接受的了。”
萧凝耸耸肩,表示自己无所谓,随口问道:“你今天准备去哪?”
黄顺道:“走亲戚串门呗,还能干嘛。反正都是应酬,本来还想带着吟霜她们,结果让姐姐抢跑了。”
接下来几天,黄顺几乎天天不着家。襄阳大门大户多了,光能在黄氏面前说得着话的,就不下几十家。
黄循早为黄顺安排了拜访计划。黄顺回来后,又被诸葛亮催着要赶紧启程去江陵,所以,便把黄循的计划大大压缩,以一天拜访两家的速度,秋风扫落叶般,扫荡整个襄阳城。
有萧凝全程陪同,黄顺喝酒应酬很小心,绝不喝多,酒囊饭袋再也没用,怕萧凝看出端倪。
祖渊那边,自从回襄阳后,黄顺便再没去过,但两人之间却没断了联系。祖渊知道黄顺不久又要出远门,一回来就开始为此做着准备。
从定襄带回的二百呼延战士和二百俟奴战士,成为此次黄顺出门的主力力量,被祖渊拉着日夜操练。
对付墨昆的大计,黄顺也没有隐瞒祖渊。祖渊自知自己墨氏身份敏感,主动避嫌,不参与谋划和行动,只给黄顺提了一个建议,让黄顺知会褚仁,寻找机会主动接触墨氏。
祖渊告诉黄顺,墨氏内部,并不是铁板一块。矩子家族和长老家族,彼此之间制衡牵制,关系复杂。还有那些隐居状态的“退役死鬼”家族,实力强横,与墨氏的关系近乎完全独立,只有墨氏遭遇灭顶之灾,面临生死存亡,他们才会出面,介入墨氏事务。
所以,得罪了墨昆,并不等于得罪整个墨氏。而墨昆,更不能代表墨氏。既然墨昆主动发难,与黄顺为难,黄顺当然无须客气,坚决予以反击。
为牵制墨氏矩子一族,可以让褚仁接触墨氏其他势力,陈述利害,争取他们的支持。墨氏孤悬西域几百年,对主动介入中原事务慎之又慎。在祖渊看来,只消让几个长老家族知道,墨昆主动招惹黄顺,才招惹杀身之祸。定能避免墨氏的报复。
就算矩子家族寻求为子报仇,以襄阳黄氏的力量,主场迎战,完全不怵。而且,墨氏内部,肯定有拖矩子后腿的人,想籍着中原的力量削弱矩子家族。
有褚仁在,联络墨氏内部反对矩子的力量,完全可以形成统一战线,给予矩子家族以痛击。
得到祖渊提醒的黄顺,第一时间便想到刘子羽。不知那个老家伙在墨氏是属于哪帮哪派的。很显然,刘子羽很看好黄顺,至少,与墨昆不是一条心。
对与墨氏的交往,黄顺一直保持谨慎的心态,并不是黄顺对墨氏有什么成见,纯粹是出于对陌生、对未知的恐惧,是下意识的抗拒意识。
现在,墨昆再次主动招惹上黄顺,算是彻底激怒了黄顺。而且,此时的黄顺,早已今非昔比。黄顺的手上,已经掌握有极其强大的力量,而黄顺能够调动、借用的资源,更是雄厚。
黄顺自己,也开始越来越意识到:自己在很多人眼里,已经是强大的存在。有些时候,就该表现出强者该有的愤怒,而不是一味的委曲求全。
所以,这次,黄顺决定不再妥协,而是勇往直前的与墨昆撕破脸皮。这是黄顺第一次挑战一个自己没有完全摸清底细的敌人。为求必胜,黄顺必须要全力以赴。
所以,与墨氏交往,势在必行。
黄顺听从祖渊的意见,给褚仁写了封长信,让他积极联络墨氏内部一切可能与矩子为敌的力量,并重点指示褚仁:尽快找到刘子羽。黄顺需要与刘子羽谈谈双方的合作。
董祀和蔡琰夫妇,来到襄阳后,便被黄顺安置在夏吟坊的荆山别院处。本来,黄顺想让董祀和蔡琰代自己主持夏吟坊日常事务。
谁知,人家夫妻俩在荆山别院看到黄顺各地搜罗来的书册古籍、古董珍玩,便爱不释手,还向黄顺毛遂自荐,要求专门负责搜集各处书籍古玩,充实荆山别院。
黄顺虽然觉得如此安排,太过屈才,但确实,有此二人坐镇,确实能做的更好。而且,黄顺还趁机提出,不能光看重这些死物,一些有一技之长的人才,只要找到,尽可能挖到襄阳来。
此前,黄顺一直有一个模糊的想法,他想在襄阳,建立综合学府,不只是学习儒学的经典,墨氏、农家、兵家、法家的著述,都在学习之列。百业技艺,也在传授之列。
现在,黄顺有董祀和蔡琰这般醉心于文化保护的大家,又有精通工具技艺的马钧,再加上夏吟坊的财力和影响力,综合学府这件事,已经是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
这个东风,便是黄顺的决心。只要黄顺下决心要做这件事,就一定能做起来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