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书吧 www.69shu.info,最快更新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最新章节!
所有的设计员们都在办公室内,等待着归来的局长传达会议精神。
他们大多猜到局长大清早被市长邀去开个小会,所谈事宜无外乎明日的重要工作。
经历了一番辛苦,好几个疲劳的夜晚,还有在试验场上的疯狂,由局长别列科夫将军主持研发的新式枪械,终于要送到领袖面前接受那些高人的审定检查。
大家的精气神都不错,甚至对枪械的前景议论纷纷。
新西伯利亚方面打算绕开上级的批准,市长,也就是未来的州长,那个人决定动用自己的权力,先生产数千把新枪。不管有没有批准,新枪已经开始小范围量产,这难道不是可喜可贺的事?
相比于其他的武器设计局,尤其是专职研发轻武器的设计局,无疑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的效率高的惊人。还没有哪个同行能在一周内研发出两款枪械,不仅如此,这两款枪械也与与众不同。
在这方面波波夫多了一个心眼,他在和西蒙诺夫设计局联络的时候,闻讯中间威力弹的详细数据的同时,也询问了一番对方是否搞过基于这种子弹的实验性枪械。
西蒙诺夫何许人也?他们怎么可能不搞些突击步枪的尝试?连相关子弹都是他们最先研制的!
子弹就是核心,枪则是载体,这种载体可以有五花八门的形状。
事情不过是发生在一周前,那时候所谓的АБ42突击步枪还是图纸状态。难道西蒙诺夫会相信,一款突击步枪一周时间就能搞出来?那个男人绝对不会相信。
想到这一切,静坐的波波夫就脚底板冒汗,他觉得时代在前进,自己就是拉动时代前进的火车头之一。
眼看着众多设计员对明天的事兴致勃勃,大家也知道一件事,局长将指派专员参与押运这批枪械。所谓专员当然就是从设计局现有工作人员里挑选,不管怎么着,肯定得选出一位。
押送样枪去数千公里外的莫斯科,这是何等的殊荣?!
局长到现在还没有选定人选,即便如此,每个设计员都有参与的可能性。
他们都是非常年轻的设计员,清一色的刚刚大学毕业。他们渴望荣誉,渴望勋章,也渴望去首都看一看。这些年轻人出生在西伯利亚或远东,二十年来还不曾去过莫斯科,甚至没有越过乌拉尔山!
现在局长回来了,他即将来大办公室,至此房间内已经嚷嚷声一片。
这份嘈杂让雪中执勤的卫兵们好奇不已,杨明志刚出了家门,很快也听到办公室内的叽叽喳喳。
“你们在嚷嚷什么?!”杨明志推门而入,打破了人们的欢闹。
偌大温暖的办公室内鸦雀无声,走来走去的设计员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,乖巧地坐下,可脸上还是浮着兴奋。
波波夫连忙站起来:“啊!您终于回来了。”
“是,我是回来了。”
抖赶紧外衣上的雪并挂在墙上,杨明志扫视一眼。
“很好,你们都在这里。我在外面就能听到你们在谈论些什么。喂,多布洛夫。”
“到!”年轻的多布洛夫麻利的站起身,立正敬礼。
“说,你们刚刚在聊什么?”
“是……唉,我直白的说,我们在讨论,押送样枪去莫斯科的押运员,谁将获得这项殊荣。”
“你们在讨论这个?呵呵,的确,我一直没有公布名单。看来你们都等不及了?!”杨明志扬起头,以洪亮的声音说:“这的确是一项殊荣,我看,你们所有人都像获得这份荣誉。你们也都清楚,只有很少的人能领取这份任务。依我看,派出一两人就足够了。”
反正只要派一两人出差就行,杨明志再看看这些设计员,众多人员里,也就是这个多布洛夫有着巨大潜力。
杨明志对此人有着好感,只因其早早透露了自己的野心。
现在的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,虽然是以地域名作为名称,似乎意味着该局有着集体智慧的意思,其实它还是由杨明志一人撑起来的设计局。一己之力背负的压力也太大了,那么培养一个得力助手,多布洛夫就是一个看似很靠谱的人选。
这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才二十二岁,有着大好的青春年华,也有着不错的才能,就是极度缺乏工作经验,以及足够大的视野。
既然只有多布洛夫一人还在立正,杨明志不再多寻思。
“就这样,多布洛夫!”
“到!”
“你来担任这个押运员,跟随我一起去莫斯科一趟。”
话音刚刚,整个设计局陷入死一样的寂静。
的确,几乎所有人都像去莫斯科开开眼,再捞些个人荣誉。既然局长指定多布洛夫前往,大家早就心理准备,这里也就无话可说了。
可是局长明明自称他也要去莫斯科,这是什么情况?难道事情严重到局长必须亲自去解决这件事?
沉静了足足一分钟,波波夫才一脸莫名其妙的问:“局长,您的意思是,您必须亲自去莫斯科一趟?”
“对,这件事还请我细细道来……”
一番详尽的解释,大家对“局长去莫斯科现身说法”这件事完全理解,如此一来,谁来担任样枪的押运员,便确定了局长和多布洛夫两人。
巨大的荣誉降临在年轻的多布洛夫身上,千言万语说不尽局长的提拔,不过此事不是把货运到就能完结的,这里面绝对不简单!
因为杨明志当众好好解释了一番,其中的复杂性也令多布洛夫汗颜。
居然很可能和斯大林、伏罗希洛夫、马林科夫等人面对面,恐怕见到他们就不是殊荣那么简单。
俄国人骨子里对权力强人的态度,即是崇拜也是忌惮。
现在这里还存在什么嫉妒心吗?不!大家用脑子想一想,如果局长指派两三个人前往莫斯科,届时当面给斯大林本人讲解枪械,甚至亲自操作,事情能办好吗?扪心自问,大家就是见了市长乌莫夫都……
不!就是局长刚刚来的那一两天,局长带来了十位顶着蓝帽子的卫兵,大家都对他们颇为忌惮。直到现在,对于设计局由卢布养卡来的内务部队站岗这件事,才渐渐适应。
扪心自问,多布洛夫也知道自己的能耐,若是没有局长亲自陪同,事情非得搞砸,自己落得罪人一个。
它就如同烫手山芋,这块山芋落在了多布洛夫手里,一个办公室的同行只能看着这位年轻人嚷嚷两句“自谋多福”。
选定随行人选是件大事,人选已经确认,杨明志便宣布更重要的事。
介于军列在次日下午发车,在今日必须把所有的样枪和配套子弹准备完毕。整理枪械的事非常重要,会议迅速结束,杨明志直接领着所有人去了仓库,将那些严密保管的样枪统统翻出来。
每一支突击步枪杨明志都亲自检查,所有零件被组装一起,全部叠放在两个木箱中。箱子里还有大量的空间,干草就当做填充物将其塞牢,最后盖上木板封装。
对于班用机枪也是这般操作,只是机枪的枪管更长,它不得不拆下来单独装箱。
再加上空载弹鼓和大量子弹,所有木箱加一起足足有六箱。
仅就货物量而言,它们是很少的,但它们绝对意义非凡。
原来,斯大林因为获悉了突击步枪研发成功这件事,生性有些多疑的他也不太敢相信别列科夫,几乎瞬间创造的新成果。
就是今年,许多武器设计局已经拿出一大推新式兵器,它们层出不穷数量庞大,一个赛得一个创新,奈何试验场测试证明,绝大多数都是些废物点心。
国防委员会当然非常勉励各个设计局的爱国热情,却还是希望他们能拿出真正靠谱的武器装备来。
对于杨明志,斯大林有着复杂的想法,既然新西伯利亚方面发送来大量文件宣传别列科夫的成功,新枪必须迅速拿过来。
关于这件事,斯大林一开始没有意愿让杨明志亲自来的,奈何乌莫夫这里,在和杨明志谈妥后,一个热线电话就达到了莫斯科。
毕竟乌莫夫已经事实上担任了拆分后的新西伯利亚州的州长,他拥有直接和最高领袖通话的权力。
斯大林的一位秘书接待了这份电话,介于内容非常重要,斯大林基本在午餐后获悉了别列科夫决定来莫斯科的消息。
很快的,一份许可令传到了新西伯利亚这里,那是针对杨明志的命令。
虽然杨明志还在仓库里,指挥着自己的部下把武器弹药一件件小心翼翼的装箱,他不清楚的事,因为莫斯科方面下达了命令,他现在不想去莫斯科都不行了。
最后一颗铁钉钉好,六个箱子全被编号,并直接写清内部的物件。
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是货真价实的枪械,撬开木箱,子弹直接往枪膛一塞,瞬间就进入战斗状态。
虽然出现意外的可能性趋近于零,杨明志以军人的素养,还是特别重视于样枪的保管。为了避免节外生枝的哪怕亿分之一的可能性,保管方面偏执一些情有可原。
除却随行的多布洛夫,一位专职的卫兵非常重要。
谁来担任卫兵,杨明志不假思索,人选就是格里申科少尉无疑。
“为什么是我?啊,如果您如此命令,我将忠实的完成任务。”
“不为什么。”杨明志简单的解释,“按照内务部的管理,这批货物必须经过卢比扬卡方面的检查。你虽然是内务部人员,你认定枪械绝对安全,这没有任何意义。只有贝利亚本人确定它们的合格的,才可能出现在斯大林本人面前。”
程序上确实是如此,内务部的众多责任里,最关键的一项就是保证斯大林的绝对安全,甚至到达了一种偏执的地步。
甚至于一些被斯大林召见的人,首先被内务部,从家庭成分开始审查,最后还要把自己的衣服放一边,穿上内务部发的一套整齐制服,去面见斯大林。
这套操作四周前就发生在杨明志自己身上,他何尝不知道。
内务部是为了绝对安全,操作合理性上毋庸置疑。杨明志当然是无所谓的,他和妻子从腐泥芦苇遍地的沼泽地而来,巴不得第一时间换上新衣,旧衣服就是烧了都无所谓。
格里申科脑袋亦是灵光,局长必然要和卢比扬卡总部联络一番,那么自己就有着作为“联络人”的先天优势。
局长的确是在提拔自己,也是非常需要自己。
该怎么做,格里申科自己已经非常清楚,他什么话也不多问,埋头履行着自己现阶段押运货物的工作。
押运已经开始了!现在,堆放样枪的仓库已经成为禁地,就算还有这风雪,就算没有闲人会在入夜打搅设计局的安静,五名卫兵还是穿着厚实的羊毛大衣认真站岗,这份态度无可挑剔。
似乎真的不会有人打扰了?
把所有事交代完毕,大家也各司其职的把任务办完,杨明志就钻进厨房,一来看看晚餐做到何等地步,二来也是多陪陪妻子。
妻子表面上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,她内心里究竟怎样想,杨明志觉得她肯定是憋屈的。她能真正依靠的肩膀只有一个,那就是唯一的丈夫,这一离开,两人就是相距数千公里。
明天就要出发了,再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时间,待下次再见,肯定就是十月底了。
面包正在烘烤,大锅内还是熬着酸菜蘑菇和土豆的浓汤。因为自己是中将的关系,每天五百克的鲜牛肉待遇不曾中断,只是鲜肉煮熟就缩水一半,一块牛肉也不怎么大。
它是很好的营养品,和鸡蛋一起留给妻子吃再好不过。当然也不能苦了自己的部下,还和在莫斯科的那几天一样,一大锅浓汤里,有着一些被切成肉沫的牛肉,本着公平的原则,众人在喝汤时,肯定能吃点仅够塞牙缝的肉。
但是,一切正在起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