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一十九章 应州春至

高月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69书吧 www.69shu.info,最快更新大宋超级学霸最新章节!

    春来春去,落花匆匆,转眼到了四月上旬。

    大宋再改年号为熙和,暗含全家团圆之意,期待收复云州,使幽云十六州全部回归大宋。

    云州就是大同府,辽国改为西京,是辽国西部重镇,事实上,辽国并没有放弃西京的想法。

    尽管辽国财政短缺,募兵困难,但辽国还是以强压的方式从东京道的桓州、正州、渌州、定州以及宣州的熟女中征召了三万军队,放置在大同府,增加大同府的防御,使大同府的辽军兵力从两万人增加到五万人。

    这天上午,一支骑兵沿着一片森林边缘疾奔,骑兵队约五十人,是一支典型的宋军斥候队,经过几年的战争,宋军的战马大大增加,全军战马配备已达四十万匹之多,基本上一半以上的士兵都配备了战马,虽然很多士兵并非骑兵,但配备了战马后,军队的机动性便迅速增强。

    比如十万西军从陕西路调到河北路,仅仅用了十天时间,就是十万大军人人配备了战马。

    目前宋军在大同府南面的应州部署了八万五千军队,由老将杨文广统率,这五十名骑兵斥候便从应州出发,一路北上大同府,探查敌军的情报。

    宋军的斥候有两种,一种是卧底斥候,潜入城内,用各种身份掩护来探查情报,另一种便是外围斥候,这五十名骑兵就是外围斥候。

    事实上,大同城内早就有宋军的卧底斥候潜入了,他们不断送来情报,但按照情报制度,一些情报还需要外围斥候来印证,比如敌军的装备等等。

    从应州一路北上都是在大同盆地内,地势平坦,气候比较干燥,不知什么时候,以什么渠道,大宋的玉米传入了辽国,在大同府尤其广泛种植,它非常适合大同府的土质和气候,加上亩产又高,所以普及得很快,往年的麦田已经看不见了,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玉米田。

    “旅帅,就是那里!”

    一名士兵指着远处几座房舍,看起来像是农民房舍,但他们发现里面住的并不是附近农田,是七八名辽军士兵,这几名辽军士兵过来种田的,按照宋军的经验,辽军士兵种田也会换成当地农民的打扮,但这几名士兵还是穿着军服,应该是刚来不久。

    旅帅观察了片刻,他一摆手,五十名骑兵从各个方向包围而去。

    一名辽军士兵忽然发现了不对,转身便逃,一边大喊,一边奔跑,一支箭嗖地射来,从后面射穿了他的脖颈,士兵栽倒在地。

    但他的叫喊已经惊动了屋里的其他士兵,他们挥刀冲了出来,宋军的箭矢从四面射来,瞬间又射倒三人。

    “其他抓活口!”

    旅帅大喊一声,宋军士兵不再射箭,操起短木棍和大网冲上去。

    只片刻,剩下的三名辽军士兵都被宋军的大网牢牢罩住,动弹不得,他们的兵器也被收走。

    宋军士兵将他们如粽子般的捆绑起来,搭在三匹马上带走了。

    ........

    应州州治叫做金城县,也就是今天的应县,应县作为大同府的南大门,修建得格外高大坚固,有护城河环绕,应县虽是一座防御性极强的坚城,但娄烦关一战,大同府的辽军只剩下两万人,不足以分兵守城,辽军只得放弃应州,北撤死守大同府。

    金城县县城周长二十余里,城内居民五万余人,因为爆发战争,城外的百姓都纷纷搬进城内,汉人和契丹人各占四成多,其余羌人、奚人和渤海人占了不到一成半。

    应州除了金城县外,还有浑源县和河阴县,各有一万余人口,但三座县城豪门大户都逃去了大同府,剩下的百姓都是种田为生的贫民或者做小买卖的商人,无力北逃,只能接受宋朝的统治。

    在去年十月之前,应州实行军管,由统制杨英代任知州,但到了十月下旬,范宁任命的文官知州苏辙抵达了应州,应县正式改为文官治理。

    苏辙在应州一晃已经呆了半年,风沙和劳累使他变得又黑又瘦,他牢记范宁给他说的话,应州治理成典范,将成为他最牢固的政治基础,就像鲲州对于范宁的意义。

    所以半年来,苏辙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各族百姓各种交流中度过,核实地契,发展商业,解决孤寡老人的困难,疏导农民返回家园,挨家挨户宣讲朝廷制定的五年免税政策以及民族平等政策,不管是契丹人还是奚人,只要肯安居乐业,和睦相处,那都是大宋的子民,苏辙甚至学会了契丹语。

    春天到了,苏辙又动员士兵帮助农民种植玉米,同时把南瓜引进了应州,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南瓜。

    他的辛劳没有白费,很多准备逃走的契丹人和奚人都放弃了迁徙,安心留在应州,编入应州的户籍。

    这天下午,苏辙从河阴县返回应州,除了几名随从外,还有两百名骑兵跟随护卫,杨文广很清楚范宁在着重培养苏辙,虽然应州没有辽军主力,但就怕遇到辽军探子。

    苏辙骑在马上,指着桑干河兴致勃勃道:“大家看见没有,桑干河的水量还不小,但桑干河上却看不见一架水车,说明农民对桑干河的利用程度还是太低,基本上都靠天吃饭,这样不行,必须把农业灌溉搞起来,只要有了水,农业就能发展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使君,现在种玉米挺好的,好像也不太需要多少水把!”一名随从笑道。

    苏辙瞪了他一眼,“谁说种玉米不需要水,江南的玉米普遍结两个穗,一亩地能产三千斤,北方玉米只有一千七八百斤,我们这里也差不多,一根秆只结一个穗,还有秆子干脆不结穗,水量不足就有很大的原因。”

    这时,前面有几个老农站在一块玉米田前议论着什么,苏辙一催马冲了过去,后面的随从和士兵连忙跟上。

    几名老农都认识苏辙,连忙躬身行礼,“参见大官人!”

    苏辙翻身下马问道:“这片玉米田有问题吗?”

    其中一名老农道:“启禀大官人,这片田是小人的,去年亩产只有五百斤,一半以上的秆子都没有结穗,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,所以请几个乡亲过来看看。”

    苏辙看了看玉米苗,都长了一尺高,绿油油的,和其它玉米田没什么两样。

    他又问其他几名老农,“你们的田都正常吗?”

    几名老农一起点头,“我们都正常,每支秆子结一个穗子。”

    其实苏辙已经找到了不结穗的原因,并不完全是水量不够,这些农民每天都要从河里挑水来灌溉,应该和水量没有关系。

    苏辙又看了看四周的环境,四周都是光秃秃的黄土地,没有树,也没有绿色草地,而且还背风,原因应该和河阴那边一样。

    苏辙便笑道:“玉米和种果树一样,需要蜜蜂和蝴蝶来授粉,或者靠风授粉,才会结出穗子,如果没有授粉,那就只开花不结果,你这片土地周围没有草地和树木,而且正好又是背风处,花粉没法传播,当然结不了穗。”

    几个农民都恍然大悟,他们其实也不知道原因,苏辙一下把原因说开了。

    老农顿时急了,“那我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办法有两个,前面三十里外的梨树村就有两家专门养蜂的,等玉米开花时,你去请一箱蜜蜂放在田边,还有一个办法也简单,你自己收集花粉,小心撒在玉米须上,这也可以,江南那边都这样干,但时机要把握准,需要经验,不过我还是建议去租一箱蜜蜂,也就是十几文钱,如果有困难,官府可以出面。”

    其他农民七嘴八舌问道:“大官人,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干?”

    “也可以,一般都是靠风来传播花粉,不过可以辅助人工撒花粉,效果也许会不错。”

    众人大喜,又有一人问道:“大官人,玉米产量太大,吃不完怎么办?”

    苏辙呵呵一笑,“我昨天在河阴还专门给农民们说过此事,有两个办法解决多余的玉米,一个是养猪,一个就是酿酒,如果嫌麻烦,那官府也可以集中收购,太原那边有大型酿酒作坊,可以卖给它,官府不赚大家钱,卖多少价就收多少价,运输的费用都是由官府承担。”

    众人想了想,还是自己酿酒养猪比较好,酒糟还能做肥料。

    “多谢大官人指点迷津!”

    苏辙上了马,笑道:“有什么困难可以去州衙找我,我会尽力替大家解决,我就先走一步了。”

    “大官人慢走!”

    众人目送苏辙离去,都纷纷赞道:“也是我们应州运气好,来了一个好官,要是一个贪官、庸官,大家就苦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