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零八章 漕运之祸

平白兄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69书吧 www.69shu.info,最快更新春闺秘录:厂公太撩人最新章节!

    朝堂这件大事,是江南道漕运出问题了!

    漕运的重要性已不用赘说,是连接京兆和江南道的一个重要通道,还是无可替代的通道。

    江南道乃富庶之地,有天下粮仓之称,那里的粮食、绸缎等物资 就是通过漕运运送至京兆。

    可以说,这是一条强盛钱银之道,现在这条通道断了,对京兆、对国朝会有多大的影响就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漕运关系着国计民生,一旦出现问题,就会令国朝剧烈抖动。

    它的重要性,其实也不亚于争国本。在接到禀告之后,永昭帝不得不把注意力都从杨允恭身上移开去。

    一个官员奏请废太子其实还不是争国本。相比之下,当然是江南道的漕运比杨允恭的奏疏更重要。

    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江南道漕运这么多年都没有出过差错,现在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问题?怎么连物资都完全无法运送?”永昭帝这样问道,并没有掩饰脸上的怒火。

    物资无法运送,这就是说漕运完全中断了,这个结果,永昭帝简直难以置信。

    漕运的问题何等重要,此前一直都平稳有序,现在一旦出现问题,就是这么重大的情况。

    这说明,漕运出现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了,但此前竟然没有官员察觉到不妥。

    朕的官员到底在干什么?御史台、户部和工部的官员是不是疏忽职守?

    户部尚书陈就道正站在紫宸殿中,面的帝王的质问训斥,他只能这样请罪道:“皇上,此事是臣失察,请皇上恕罪!臣已经让属下官员前去查探江南道情况了,具体是怎样的情况,定会查得清清楚楚的。”

    此刻陈就道的心情十分沉重,他知道江南道漕运有多重要,如今中断运送,对国朝有多大的影响。

    陈就道是从户部侍郎晋升为户部尚书的,他这些年一直在户部,对漕运的情况也相当熟悉。

    ——他是朝中最早发现漕运有问题的官员。

    他发现了漕运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,而且所运松的物资越来越少,这样的情况持续已经有两三年了,但是因为这种间隔和减少是逐步、点滴进行的,所以记录这些情况的官员并没有察觉到端倪,就连吏部考功、御史台监察都没有发现情况。

    陈就道发现端倪之后,便派了属下的官员去了解情,只是属下还在前去江南道的路上,漕运就出事了!

    原本应该运送到京兆的粮食、丝绸等物品,压根就没有踪影,早就过了最后的限期。随后,江南道官员的书信才送到京兆,陈述了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。

    江南道官员的书信当然是掩饰推搪,将问题归结于天灾人祸。

    天灾,乃是因为现在已经是秋冬交接的时候,雨水稀少,河床高耸,以致漕运时常无法进行;

    人祸,便是漕运沿途有很多水匪,他们埋伏在河道两岸,经常抢杀掳掠,致令人心惶惶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这两个主要原因,所以江南道漕运才会出现失控的情况,并且到了漕运中断的严重程度。

    以上这些,便是江南道官员对漕运问题的掩饰辩解,但是户部的官员又不是愚笨的,主官陈就道更是精明无比,立刻就知道江南道官员在粉饰太平。

    在此不得不说一下大安朝的漕运。

    漕运如此如此,但在大安朝出现的时间不是很长,前后就经历过两代帝王而已。

    在先帝正和帝之前,江南道和京兆之间并无漕运,然而江南道粮食充足,许多时候都要运抵京兆,那时所走的乃陆路,旅途耗时不用说,而且损耗也极多,每运粮一趟,只有十之四五能存。

    当时的朝官有感于此,便上疏正和帝,奏请开河道、转漕运,此奏疏得到了正和帝的准许。

    经过两代帝王不断整理、开凿运道,漕运便正式形成、并且越来越重要,为江南道、京兆乃至国朝的繁荣发展,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    朝廷为此还成立了转运司,专门掌管江南道漕运的情况。

    到了现在,漕运的规模越来越大,转运司的官员也越拉越多,有关漕运的用度浩繁,国朝在这一块的负担也不断加大。

    纵然如此,漕运的作用依然无可替代,为了维持漕运和转运司的正常,户部每年都划拨大量的银两,用于疏通河道、增加船只、剿匪护粮等种种开支。

    并且,划拨的银两一年比一年多,户部的官员曾称这为“用斗钱运斗米了,到了最后,漕运还是出了那么多的问题,户部的银两等于打了水漂,陈就道怎么能接受这样的情况。

    河道水流减少、河床升高,所以船只无法通行,这便是漕运中断的最大原因!

    可是,户部每年划拨的银两中,就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疏通河道、开凿河道的,这些钱早就有用光了,为何没有一点点效果?

    还是说,这些银两根本就没有用于这些方面?!

    另外,还是水匪猖獗的情况,转运司的官员每次都用重金聘请得力的镖师来护粮,难道这么多年了、这些得力的镖师会放任这些水匪劫掠?

    不管怎么说,漕运会出现这么多问题,而且问题这么严重,实在太不正常了。

    “查!给朕查个清楚明白,漕运究竟是怎样的情况!另外,要尽快恢复漕运,要竭尽所能!”永昭帝下令道,脸上依然震怒不已。

    陈就道当即应令而去,便是永昭帝没有这个命令,他都打算彻查的,知道漕运的问题、尽力补救,这才是他将功赎罪的办法。

    只是,漕运的水太深了,陈就道越查便越心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