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书吧 www.69shu.info,最快更新春秋小领主最新章节!
第一百六十二章 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
范匄想了想,偷眼瞥了一下坐下的各国君主以及联军统帅。
韩起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,军帐中所有人都在微微点头。
韩起还没有说的是:赵武麾下还有“天下第二”的潘党,原先传说中的天下第一已经死去,他现在是实打实的“天下第一”了。有这样的绝顶猛人坐镇,齐国人拿什么抵抗……即使齐国人多势众,难道咱找它单挑还不成吗?
范匄屈服了——他代理元帅一职后,第一个命令就遭到了赵武的抵制,虽然面子受损,但范匄想了想,觉得赵武说的有道理。他勉强点头:“既然这样,我先带着元帅退却。若此次上军无法战胜齐国,请给我来信,我们晋国还有一战之力,我将在国内组织援军,亲自前来增援。”
接下来,各国联军撤退的序列商定了,郑国军队与宋国军队第二天清晨首发撤退,随后,鲁国国君与卫国国君带领侍从退却,军队留下。而两国军队统帅则淘汰老弱,挑选愿意追随的勇士,继续留在齐国战斗——留下来的勇士中,其中有孔圣人他爹叔梁纥(陬人纥)。
除了鲁国、卫国军队之外,还有莒国国君以及莒国所属的兵车百乘——这支军队没有啥战斗力,他们是等赵武扶立他们复国的。但他们并不孤单,因为凑热闹的还有邾国军队,他们是来等待搬家公司“搬迁国家”的。
联军次第撤走后,赵武依旧在分兵熟路:他命令莒国与邾国的军队向东侵及濰水,向南推进到沂水……此时,齐国各地领主已经开始集结军队准备救援国都,这两支军队单独向东攻进,所冒的风险太大,连韩起都有点担心,等两国国君走后,他小心的问:“小武,我们的军力不足,不能把临淄城完全包围起来,这时你还让两国军队离开,你放心吗?”
韩起问话的时候,鲁国、卫国、许国的军队统帅都在,但赵武却毫不回避,他冲鲁军统帅叔孙豹咧嘴一笑,说:“邾国国君若是幸运的死在齐军手里,那他真是解脱了。邾国的国土今后就可以并入我国,但请鲁国不要忘了祭祀邾国国君的祖先。
至于莒国,没错,我是答应帮助他们复国的,但上天只帮助自助者。如果莒国国君在齐军主力被我们钳制的情况下,带兵进入自己原来的国土,却无法获得原先臣民的拥护,那么他没有资格重新复国,即使死去也是活该——无论如何,齐国人想要消灭这支军队,他们来国都救援的兵力就要分散。至于我们,齐国国都临淄已经在我们囊中,我们只需等春天到了,摘取这枚熟透的果实就行。”
韩起想了一下,问:“春天,你刚才说到春天,你什么打算?”
赵武笑着很憨厚:“齐国是个大城——或许这样说不确切,确切的说,齐国是个纺织大城,临淄城里多的是纺织工人,而不是农夫。这样的一座城市,能储存多少粮食。到了春天,他们储存的粮食也该吃光了。”
韩起松了口气:“我还以为你打算硬攻呢?”
赵武微笑着回答:“郑国都城有七重城郭,临淄只会多不会少。一桌鲜美的食物需要细细品尝,才能体会到它的味道,我们要做的就是一层层拨开它们的硬壳,品尝到其中的果肉!
临淄城终究是要硬攻的,不过我们有的是时间,慢慢来。”
韩起吸了口气:“我家的武士可不像你们赵氏都是职业兵,我的职业武士只有七千人。”
赵武还没说话,齐策插嘴:“这次出战,我赵氏也带了七千职业武士,不过如今国内稳定,我们已经下令让剩余的五千职业武士全体渡河,他们已经进入齐国境内。”
韩起的谋士田苏马上补充:“我韩氏如果仔细筛选的话,还能从补充兵力挑选五千职业弩手。”
鲁国统帅叔孙豹马上回答:“我军还剩下兵车一百乘,武士七千五百人。”
孙林父也赶紧通报兵力:“我卫国留下兵车一百五十乘,约一万武士。”
许国统帅是赵氏家族武士,他平静的回答:“兵车一百乘,骑兵五百人,总数约五千人。”
赵武马上下令:“上军就驻扎原地,鲁国、卫国、许国各自把守一座城门,一旦齐军出城攻击,请各军坚守,而后燃起烽火,等待我军救援——诸位放心,我这里有戎人、狄人,加上赵氏武士与许国骑兵组成的五千骑兵,这支军队洒出去,足以粉碎齐国人的任何反击行动……”
鲁国的叔孙豹是君子,他悄声提醒:“兵法云:围三阙一……”
围城战是残酷的,等待守军粮食吃光,城里的百姓大约要饿死一多半。这样的话,一旦守军屈服,城里向胜利方交纳征税的人口就减少了,为了粉碎守军的抵抗意识,却不伤害胜利后的征税收入,兵法上常常要求给守军留下一个城门,以便守军能够源源不断的获得补给。
但赵武却对这种方法不屑一顾:“粉碎齐国人的抵抗意识,不是靠仁慈就能获得的。齐国人骄横了多少年了,不自量力了多少年了,这次我要让齐国人想起战争就恐慌……好了,你等各自去城门修筑营寨,准备长久围困临淄。”
韩起的谋士田苏阴阴的补充:“没错,齐国的大子就在城中,他们的国君也在城中。四面包围的齐国都城,齐国的主脑就一网打尽了,这些不自量力的公卿被俘后,才能真正的体会我晋国的强大,才能一劳永逸的消除战争。否则,齐国那位混蛋国军逃走了,他还会在别处继续不自量力的抵抗。”
稍停,赵武转身向齐策交代:“命令我们甲氏的部队加快脚步,在正月之前赶到临淄城下,我需要工匠们尽快制作攻城器械,正月初一,我军发动主攻,我们一起进城,住进齐国人的房屋避寒。”
齐策躬身:“喏!”
临淄城下,联军开始紧张的修筑营寨。晋军主力撤退后,大子光打算组织一次反击,晏婴立刻阻止说:“城下打着赵武子的军旗,赵武子还没有撤,公子可记得赵武子以前的战绩——他擅长突击,尤其擅长追着反击的部队夺取城门。”
大子光犹豫了,时光在他的犹豫当中慢慢度过。
数日后,联军撤到了鲁国,鲁襄公在蒲圃(鲁国著名场圃,类似于现今国家广场之类)以“三命之服”盛情招待并感谢晋国的六卿,以“一命之服”款待晋军的军尉、司马、司空、舆尉、候奄等官员。特意赠送给荀偃锦一束(五匹),加以玉璧,马一乘(四匹),最后送上已故的吴王寿梦的鼎一尊。
此时,荀偃昏迷的时间多,清醒的时间少,晋平公已经先期回国。范匄扶着荀偃的车马渡过黄河,等晋军的战船登上黄河北岸,范匄下令全军举哀——荀偃在渡河的船上,咽下了最后一口气。
倔强的荀偃临死还双目圆睁,而且牙关紧咬,无法在嘴中放入宝珠(古人去世应含珠玉)。范匄不知何故,擦拭完荀偃的尸身后,反复将手清洗数遍,而后手抚荀偃尸身发誓:“主(属下对上级称谓)死之后,我们岂敢不如同侍奉您一样对待荀吴!”
荀偃的尸身没有反应,范匄旁边的下军佐栾盈插嘴说:“主是不是因为没有彻底完成伐齐使命而不甘心呢?”
范匄打了个哆嗦,回身瞪着自己外孙栾盈。栾盈马上补充:“副帅,请你再问问元帅?”
于是,士匄再次抚尸,发誓说:“主死后,如他果我们不能继续讨伐齐国,有(黄)河为证!”
话音才落,荀偃的尸体慢慢阖眼、牙关放松,让范匄轻松的把玉含入荀偃口中。
士匄出来后感叹:“哎,我小看这个大丈夫了(吾浅之为丈夫也)!”
稍停,范匄看看左右无人,又对自己的儿子范鞅说:“我也小看了栾盈的聪慧,我范氏有这样一个聪慧的敌人,真是可怕啊。”
范鞅阴沉的回答:“父亲觉得可怕,那就早点下手。”
范匄提醒:“儿啊,有些事情,能做不能说。”
范匄想着事情能做不能说,但他的举动却表明了他的内心——赵武在临淄城下收到荀偃去世的消息,先为荀偃的去世大哭一场,而后跟韩起悄悄说:“鄢陵之战的时候,你曾经对我说:‘我们的时代开始了’。你那话说的早了一点,现在依旧不是‘我们的时代’,不过我知道,一个新的时代确实开始了,我晋国从此要从‘政治家政治’过渡到‘政客政治’。”
韩起笑了一下:“这次围攻临淄城,我原本想追随你开创‘我们的时代’,但没想到你却这么说……‘政治家政治’与‘政客政治’,有什么区别吗?”
赵武叹息:“政治家的政治是国家的政治,政客的政治是私人的政治——政客们的本质特征在于:自身、家族的利益是他们的最高价值,自己手中的权力、资源,乃至整个国家机器,必要时都只能作为捍卫、扩张私利的工具而存在。
你看元帅荀偃临死时,范匄的劝说辞就知道,在范匄看来,最让人死不瞑目的自然是自家的私事,他想不到荀偃是为了国家。嘿嘿,我想,当时更让他惊讶和忧虑的,是自己外孙栾盈表现出来的才智——虽然他不会说出来。”
韩起沉默片刻,又问:“元帅去世,那么范匄将顺位接替元帅——你猜他会不会让你接替副帅的位置?”
赵武不吭气了,田苏阴阴的插嘴:“范匄他不敢——范匄带领大军回国,国内一半个军队依旧掌握在我们手里,还在继续战斗,而荀吴(中行吴)继任,也需要靠我们的支持,智盈也只能依靠我们才能站住脚。范匄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我们。”
齐策点头表示赞同,顺便建议:“主上,攻城器械已经造好,请让我们开始总攻吧。”
此时,南方楚国的军队见到郑国始终不开城出战,眼看春耕到来,令尹子庚只能无奈的撤军,走在半路上的郑国军队与宋国军队获得这消息,顿时松了口气,两国联军放慢了脚步,郑军统帅子矫也有闲心与宋国公卿私下里联络一下感情。
宋国的政体,国君以下设立右师,左师,司马,司徒,司城(司空),司寇(有时分为大司寇与少司寇),大宰(有时增设少宰)。以上六个职务在国家最为显赫,国家并没有专设执政职位,而是根据情况由担当以上六个职务之一的人选担任执政,如华元以右师执政,而子罕以司城执政——这一点很具特色。
这时的宋国正进入“华元后时代”,与名臣华元的内政、外交大权独揽不同,这一时期的宋国,执政子罕(名乐喜,非郑国那个“子罕”)主要负责国家内政,而另一个名臣向戌主要负责国际事务。
子矫私下里找宋国左师、宋军统帅向戌商议:“我们之前的郑国内乱,失败后。乱党尉止、子师仆被杀,侯晋出奔晋国(被赵武收容),堵女父、司臣、尉翩、司齐出奔宋国。如今,郑国彻底附晋,与你们宋国处于同一阵营。而那次动乱,遇害的子驷、子耳、子国的儿子子西、伯有、子产对外逃的乱党念念不忘。
我听说侯晋如今在甲氏,帮助赵武主持甲氏的开荒事宜,这次赵武召集甲氏附庸攻击齐国,就有侯晋在里头,所以赵武才迟迟不让甲氏的军队与他汇合,他怕我们郑国与侯晋起哄,直到我们郑国的军队走了,他才去召集甲氏的队伍。
侯晋的事情也只能这样了,赵武子虽然收容了我郑国的叛贼,但我们对他无可奈何,只能期望他事后补偿我们了。而如今,子驷、子耳、子国的儿子满腹仇恨,宋国能不能给我们一点小帮助,我听说宋国也讲究礼仪,宋国收容乱臣贼子,恐怕不是讲究礼仪的表现。如果有可能,请宋国能引渡堵女父、司臣、尉翩、司齐……”
宋国左师向戎毫不介意,随口说:“乱臣贼子,我们宋国也愤恨啊。当初这几个是晋国安排在我们国内的,那时郑国是我们的仇敌,如今郑国已经转变了立场,那几个贼子继续待在宋国的理由不存在了。你放心,我回去后立刻逮捕这几个人,把他们押送郑国。”
子矫马上回复:“我们不能让宋国白白损失啊,郑国人打算用马四十乘(160匹)以及师伐、师慧两位乐师,交换宋国引渡那几名乱臣贼子。”
向戎拍着胸膛保证:“这事就这么定了。”
此刻,临淄城下,晋军士兵正在忙着装配投石车与床弩。巨大的投石车向森林一般布满了齐国的西北门,这时候,傻子也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。大子光站在临淄城头,诧异的问晏婴:“怎么回事,晋军的主力已经撤了,他们确实撤了啊。赵武子明明兵力不足,我不出城攻击他,他已经该向神灵祷告了,怎么他反而要进攻了?”
临淄城下,数百名赵氏武士以七十五人为一队,向军营前的两个人献弓——这是春秋时的一种礼节,它是古代中国的六大礼节之一——射礼。
射礼不是一种单独的礼节,它常常是其它礼节的附属。一般举行射礼仪式,要么它是成年加冠礼的一部分,要么是新年祭典的一部分。城下举行射礼的年轻人恰好二者都符合,现在刚好是新年,同时,这些参加射礼的人又都是赵城学宫当年的应届毕业生。
七十五个人刚好是一个卒,学子们跪坐着向赵武献弓,赵武端坐在主位上,目光缓缓扫过学子们高举头上的弓箭,轻轻点了点头,随即赵氏家族巫师大声唱起了祈祷词。
在声声祝福当中,几名学子排成一个横线,他们将长弓竖直在身前,慢条斯理的检查着弓弦——这个动作要显得有条不紊,而且充满雅致的风味。雅致与否关乎礼节的完美,所以各位学子表情严肃而认真,他们慢慢的梳理着弓弦,同时把身躯挺得笔直。
这个步骤完成后,学子们所属的奴仆递上一支长箭,此时,晋军军营当中鼓声轻轻敲响。这是轻鼓,所谓轻鼓,就是缓慢而有节奏的声音。自从赵武管理家族军队后,这种所谓的轻鼓已被他规定为三拍节的华尔兹舞曲。
华尔兹轻快,充满了跳跃气氛,在三拍节的鼓声中,学子们将弓在身前立直,而后文雅的搭上长箭,慢慢的拉开了弓弦——在学子们拉开弓箭的同时,令人牙酸的吱扭扭声响起,临淄城下,如同森林一般竖立的扭力投石车,床弩也开始上前,巨大的弓箭与陶土烧制的石袋放入了发射位置。
轻鼓声随着赵武的挥手,立刻变成凝重的四拍节乐曲。这种四拍节鼓点是晋军最熟悉的,列国称赞的“好整以暇”,其由来就是这种四拍节的旋律。而中华文明,其实就是建立在这种四拍节的旋律当中的,著名的秦军军歌《无衣》就是四拍节,诗经中大多数诗歌都是四个字一拍节,而中国成语也是四个字为一组音节。
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止戈为武。止,趾也。它的意思是,国家建立的基础是干戈,这个词就是“武”。
在中华先民生活的恶劣条件下,如果不手持干戈保卫家园,那么家园可能最先毁于野兽之手,然后才是人类的同类。
在春秋时代,一个尚武的人才是一个正常的人,才是一个高尚的人,才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,后世把这样的人称之为“士”。
晋国是一个尚武的国家,晋国百姓从生下来就以能挥动干戈作为荣耀,为此,晋国称霸天下数百年。晋国的文化爱好就成了天下诸国的文化爱好,晋国常用的词语就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,他们军队进军时,所脚踏的拍节也成了中华文明血脉的一部分。
此刻,四拍节的鼓声唤起了晋人血脉中尚武的力量,这力量使人燃烧,使人禁不住呐喊——在震天动地的呐喊中,几名学子松开了弓弦,箭离弦而出。
也就在这时,赵武慢悠悠的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成语:“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!”
学子们弓箭离弦的那一刻,上军司鼓将军号举到床边,鼓足腮帮子吹起一声饱满的号角。随着这声号角,大地颤抖了一下,那是几百排投石车同时发动所产生的后坐力。随即,太阳的光芒变的暗淡,上千颗子弹与弩杆飞舞到空中,它们像一群惊起的麻雀一样,从晋军营寨正线飞起,经过短暂的飞行,重重落在临淄城墙上。
地动山摇。
一名石弹砸中齐国城墙,在地上弹跳一下,立刻飞舞到空中,但这枚石弹飞起的时候,表面已经裂开,等它再度弹跳到地面的时候,整个石弹四分五裂,飞起的碎块重重的击在数名齐兵身上,被砸中的士兵高声惨叫,从城墙上翻滚而下,坠入城内。
另一枚石弹比较结实,它重重的捶在城墙边上,发出轰隆隆的坠地声,将城墙的泥地砸了一个小坑,而后减速跳起,缓缓的在城墙上滚动着,所到之处,连续碾倒了数名齐兵,直到它的动能丧失,才停了下来,此时,陶弹上已经粘满血肉,但它依旧在城头咕噜噜滚个不停……
没被石弹直接砸中的士兵是幸运的,他们不用受伤痛的折磨。但他们遭受的是心理折磨,无数的巨石带着巨大的能量在空中飞舞,不知什么时候他们也将与同伴同命运,这种时时刻刻存在的恐惧,像小刀不停锉着他们的神经,使守城齐军无法呼吸,使他们身体僵硬,使他们要发疯……
大子光也曾遭受过晋军主力的攻击,这次他大意了。早先那些晋军主力只是攻击到临淄城下,最勇敢的猛士不过数了数齐国城门的钉子,在城门洞杀了个狗而已。基于这种常识,面对赵武小部队的进攻,大子光只调遣了足够多的弓兵,在城墙上排成密集阵营,准备给予赵武足够的教训……他忘了赵武是天下第一的“制器大师”,同时也被誉为天下第一“攻城大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