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七十二:还不错

屋外风吹凉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69书吧 www.69shu.info,最快更新红楼春最新章节!

    “砰!”

    “砰!”

    “砰砰砰砰砰!”

    承天门前,十八声礼炮于夏日暴雨中轰隆作响。

    辽阔的广场上,挤满了数以十万计的京城百姓,只为观仰圣颜。

    高高的英烈纪念碑前,大燕圣天子贾蔷一步步踩石阶向上,其身后太子紧随,又二十二位成年皇子其后。

    下面两方阵,分列文武。

    百姓们打着伞,文官们披着雨具。

    天子、太子、皇子、武臣们,皆以戎装曝于暴雨中。

    气氛肃穆而神圣!

    贾蔷在高高的石阶上,于雨帘中轻抚纪念碑上刻录的名字,随后倒退一步,立定敬礼,声音低沉响亮的大喝一声:

    “英魂永在!”

    太子立于第一阶下,待贾蔷声落,随即立定敬礼,用尽气力怒吼一声:

    “英魂永在!!”

    太子声落,二十二成年皇子立定敬礼,齐声怒吼:

    “英魂永在!!”

    再随后,文武两列,并广场上二万御林,齐声怒吼:

    “英魂永在!”

    “英魂永在!!”

    “英魂永在!!”

    又有数十万京城百姓加入其中,其声之烈,直冲霄汉!

    这等声势,着实让诸多驻京西夷使团、商人为之惊骇,震撼!

    这是甚么样的凝聚力,这是甚么样的信仰?

    那座碑,据说是为那些在战场上战死的士卒建立的。

    不是为了皇族,不是为了宗教,甚至不是为了贵族或将军,只是士卒。

    大燕上下,对战争的推崇已经到了这等地步了吗?

    他们颤栗之余,打定主意回头一定去礼部理藩院好好问一问,大燕不是承诺要休兵戈,和西方共同繁荣发展了么?

    一个个金发碧眼的洋夷们,环视着周围狂热的百姓,心生恐怖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民意如烘炉,百炼见真龙!”

    “民心可用,天心可畏!”

    “民心,即天心!”

    承天门楼上,黛玉、子瑜、宝钗、三春等二十余后妃,并二十余皇子妃,和诸多年幼皇子站于其上,静静的看罢这一幕后,纷纷感叹道。

    年幼的皇子,还没上过战场,也就还没资格去礼敬英烈纪念碑。

    而诸多皇子妃们,也还是第一回,立于承天门上,观览社稷之祭。

    小议片刻后,门楼上就再度沉寂下去,诸后妃、皇子们与天子一并默默悼念战死的英灵永存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直到一柱香功夫后,全身湿透了的贾蔷才缓缓放下手来,又站立稍许,方折返回身。

    引着诸皇子并诸文武,回了大内。

    而远观的百姓们,激动之情却仍未消散。

    能够亲眼看到至尊至圣的皇帝陛下,就足以让他们振奋。

    而万寿无疆的天子,竟然冒着倾盆大雨,在英烈纪念碑前礼敬,当朝皇太子并二十二位成年皇子,也都在暴雨中挺立如玉柱金梁!

    这样的天家,又怎能不受他们爱戴?

    无数人跪地诵圣,无数人为之感动落泪,更有无数人山呼万岁!

    如果每个人都能捐一年寿元出来,那么在场的百姓,几乎都会毫不犹豫的将他们的寿元,捐献给那位带领大燕开天辟地的古往今来第一圣君,以期盼他真的能万岁万岁,万万岁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对于你们,朕其实没甚么好说的。方才诸朝中大臣夸赞你们,乃古今皇子的表率,一个个都成了人中龙凤。果真如此吗?”

    乾清宫正殿内,换了身干爽衣裳的贾蔷坐于玉台龙椅上,看着殿内二十二位成年皇子,淡淡问道。

    却也不必他们回答,便又说道:“你们用远超当地土著的强大武器,背后靠着人口近乎无穷无尽的大燕,大军未起,足够一年用的粮草已经起运。这样宽松富裕的仗,是个人都能打得赢。所以,你们要是被捧几句就飘飘然,自以为个个都是开疆拓土的战神,那就太可笑了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,儿臣……”

    不等李铮出列辩解几句,贾蔷就摇了摇头,继续道:“你们到底有没有真能为,要看你们在非洲大陆立足,悉数开国后,到底能不能建立起根基。何谓建立起根基?无非就是治国有道,那才是见真章的时候。

    朕当着朝廷的面,可以明白的告诉你们,对你们的粮食供给,今年是内库出银子,免费给你们,算是朕这个做父亲的,给你们分家的一部分家当。

    但明年的粮食供给,你们要支付市价的三成,后年为市价的五成,第四年七成,第五年就没有任何优惠了。

    布帛、兵器还有钢铁,同粮食例。

    唯一可以永不加限制的,就是丁口。不管你们用甚么条件,只要能说服百姓,使他们愿意追随你们迁移封国的,任何时候,都可以迁移。

    最后再提醒一事,虽然你们各自封国内的一切军政大权,皆由你们自决之,但每十年,要向中央朝廷上交一次户籍黄册,要确保各封国内汉家百姓的占比,超过七成。如果做不到,中央皇朝则有权力接收封国,即便以武力的方式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不说诸皇子们面色骤变,连满朝文武都神情凝重起来。

    天子对即将远行的诸皇子,还真是没留几分体面在……

    “父皇!”

    李铮出列见礼道:“父皇警醒儿臣等莫要生骄躁狂傲之心,儿臣等必铭记于心,不敢因些许成果,便自高自大,贻笑大方。此番出海,儿臣与诸皇弟必脚踏实地,听从智者之言,与勇者为伴,兼听为明,不轻狂自大。

    父皇能供给与粮草、兵器、布帛、丁口,便已近解决了儿臣等所有难处,若仍不知足,岂非成了阿斗之列?

    儿臣等万万知足,唯一放心不下的,便是儿臣等远离父皇、母后膝下,不能日日仰慕天颜,彼处离此山太高、水太长,却让儿臣肝肠寸裂!

    唯愿父皇、母后万万照顾好龙凤之体,春忌生发夏避暑,秋防干裂冬添衣。不食辛辣,不饮冰凉,望父皇……”

    言至最后,这位自极年幼时便以沉稳而闻于世的皇长子,却已是满面热泪,哽咽难言。

    其余皇子们,也无不热泪盈眶,随李铮一道伏地悲泣。

    这就是今日贾蔷心情不佳的缘故……

    祭奠罢近二十年来数以万计的英烈后,又要送别诸皇子西征。

    今日一别,少说也要数年时间难见。

    这对贾蔷而言,并不好受。

    但到了他这个地步,自然也不好于臣子面前流露喜怒,待诸文武们纷纷相劝时,他缓缓开口叫起道:“都起来罢。朕,其实是为你们骄傲的。你们是朕的儿子,大可一辈子锦衣玉食。或者,在藩土、外省封国,也可逍遥富贵一世。可是,你们却选了一条最难的路。你们没有辜负你们的血脉,也没有辜负朕对你们的期望。

    且去罢,去开辟属于你们自己的王国,去与你们的臣子士卒和百姓,共甘同苦。朕希望你们都能成就一番伟业,最多十年后,朕与你们的母亲……对了,还有这些,到时候皆为国老的大臣们,一同去周游列国。

    朕希望,到时候你们能在你们的乾坤宫中,会宴我们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待诸皇子去了坤宁宫见后妃后,贾蔷见张潮、万良、赵霁、于万洲等军机大学士无不面色担忧的望着他,便笑道:“诸卿不必挂怀。既然百姓之子能出海,士族子弟能出海,诸卿子弟也能出海,都是为了大燕铸就万世之基而出力,那么天家子弟,就更没有躲在后方安享富贵的道理了。

    他们不仅要出海,还要去最艰难,条件最恶劣的地方,为大燕镇四方。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,又岂能只是一句空话?”

    元辅张潮感慨道:“得天家如此,真乃社稷之福也。”

    万良亦笑道:“天家尚且如此勤劳苦作,不畏艰苦,天下人还有谁有资格偷懒?”

    赵霁则道:“不止诸皇子们开疆拓土,自谋封国让人敬佩,太子殿下以储君之身,入底层亲力亲为,铺设铁路,同样让天下臣民为之震动,勤劳苦干之风必然大涨!”

    却也不是没有质疑声……

    “勤劳苦作当然是好事,皇子们开疆拓土亲建封国,而不是于大燕疆土上分封,更是极圣明的决策。但是,仓促间调动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兴造铁路……且不说这铁路到底是好是坏,只这般规模,已不亚于始皇帝修长城和隋之大运河的挖建。治大国当如烹小鲜,突然上马这等庞大的工造,便是以大燕如今的国力,也绝非谨慎之举。即便以藩民、外省之民为主要劳力,却也有苛政虐民之嫌。”

    礼部尚书张博面色肃穆的说道。

    张博今年已过花甲之年,德行操守世之瞩目,负天下望,为官清廉不说,也是实干之才。

    自县令、知府一路做到今日的礼部尚书,大燕官阶几乎一个不落,便是以贾蔷的目光来看,此官都是干臣。

    也正因此,张博开口后,太子李銮不敢小觑,就要开口辩解,就见韩琮一步出列,淡淡道:“铁路的修建,对于今时今日的大燕,又岂是秦皇修长城、炀帝挖运河可比?百万劳力,以藩民和外省之民为主。

    毕竟,若无社稷之功,又岂能真正成为大燕百姓?老夫亲自和他们交谈过,不止一二人,而是成百上千,包括东瀛、新罗、安南、吕宋等丁口,他们都愿意付出劳作,以换取成为大燕之民的荣耀,而且,此愿望十分强烈!所以,苛政虐民之说可以休矣!

    大燕百姓苦熬苦掖了几千年,吃了多少磨难,古来几千年,因苦难而死的百姓之尸骨堆积起来,虽泰山之高亦不能及也。

    终逢圣主降世,改天换日至今,百姓好不容易才能过上几天好日子,藩民和外省之民因战败而归化,就能享用大燕百姓之荣耀,天下岂有这等好事?

    你张朝墉虽是道德君子,却也当分内外!

    至于治大国如烹小鲜,自是没错。因为一旦大政方向错了,影响者何止亿万?所以,为政者一定要谨慎慎重!

    但是铁路之利,皇上明白,太子明白,户部和工部之人更加明白,此路有万利而无一害!

    既然如此,又何须再如烹小鲜?

    老夫看来,合该用皇上曾用之言:

    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!!”

    看着韩琮翻手之间,将朝野间最有名望的道德君子,连天子都存三分敬意的礼部尚书张博压服,一直以来对性子过于端方的太子妃其实有些不大满意的李銮,忽然觉得,还不错……

   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