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书吧 www.69shu.info,最快更新永不下车最新章节!
(暂时占位,很快恢复)
人类走过的路,文明变迁背后的深层次规律,决定了人类的今天,乃至未来。
讲到这里,自然又想起了李铁兵,
阿达民眼角有一点湿润。
承载整个人类世界的前途命运,这种事,一个人是做不到的,蛰伏在旧时代的无数程序员、管理员,即便都有自己的信念,自己的追求,最终,什么样的信念能坚持到最后,终究也还是一个物竞天择的过程。
三十多年前,一手建立东北太平洋大区,北大陆强敌环饲,在那时,如果谁告诉当时的自己,“你一定会成为盖亚的管理员”,
方然很清楚,他自己根本就不会相信。
事实,也正是如此,无法想象倘若管理长、李铁兵没有做出那种抉择,进而,让NEP与PSK合而为一,没有了庞大的“紅军”,自己,又如何能战胜西面汹汹而来的“十字军”,与北大陆的阿巴拉契亚大区。
这一切,表面上看来,是出于李铁兵个人的选择,
事实上也正是如此。
那么人类的今天,乃至未来,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,岂不正是在残酷的客观规律面前,人类中的一部分,始终抱有理想、信念,
为追寻理想明天,而不惜任何代价。
“……
说到这里,诸位,你们应该已会明白,人类之所以会一步步走到今天,
自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。
在旧时代末年,管理员,割据势力,乃至大洋上的‘海盗’,每一个人肯定都有其追求,认为自己摹想中的世界,才是最理想的,但,只有契合客观现实,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未来愿景,才真正有实现的可能。
至于说,为什么有底气这样讲,原因实在是很明显:
只有当一个人,以全人类的未来为最高追求,进而,意识到只有共生主义,全民永生,才能真正拯救危难中的文明,
这些人类前途命运的觉醒者,才可能相互理解,并肩前进,凝聚一切进步力量,
最终赢得内战的胜利。
李铁兵,滨海边疆大区的管理长,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态势下,才会选择了牺牲,用这种方式将自己毕生信仰、追寻的理念,在今天的盖亚净土,继续践行下去。”
小到一个人,大到一个文明,任何时候,都必须有某种意志,信仰,理想与追求。
这种至高的追求,没有道理可讲,在讨论会上,阿达民着重向所有人指出这一点,他告诉出言质疑的某研究机构负责人,正如任何数学体系,必有无法、也无需证明的公理,生而为人,自己、乃至整个文明的延续,
也正是这样不言自明的第一追求。
一切为了延续,人,永不下车,人类文明,也将永不灭亡,不论到了什么时候,哪怕文明下一刻就可能覆灭,这种坚定的信念,都绝对必要。
非此,则无法解释“天梦”地下城的壮举,在一切希望都不见踪迹时,
仍有那么多人,在为那即便万一降临、自己也很可能没办法目睹的希望而战,抱定信念,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。
今天的盖亚净土,毫无疑问,一切内部纷争都不复存在;
不仅如此,当全民迁入“混沌”、文明2.0时代到来时,任何矛盾也将消弭无形。
但,一旦抬头仰望,那浩瀚无垠的灿烂星河,任何人的思绪都难免会更进一步,目光,投降深邃宇宙,去冥想人类文明的未来。
人,人类,人类文明,以共生主义而成为一个整体,在迈向星辰大海的伟大征途上,不知会碰到怎样的艰难险阻,又会遭遇什么样的外星文明,那一天,或许就在百年之后,又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,
但在亲眼目睹那一刻之前,又有谁,能下定断言呢。
未来,尚且未知,即便获得了无限长的生命,人类,也决不能失去古老文明传承而来的坚强意志,
而要大踏步的迈向未来。
……
西历1533年,“混沌”中枢持续运作中,累计接收的民众数量超过了八十万。
盖亚表面,一个四十亿年演化之最高成就的物种,正在告别死亡,迈向永生,而在遥远太空之中,生产力的自我迭代、演化,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。
1533年10月1日,开工逾七年的月球表面“01工程”第一期,占地面积超过二十平方公里的电磁入轨设施竣工,与此同时,配套建设的月球换能站——配电体系,也在十几天前通过了验收。
这一系列设施的落成,标志着人类开始摆脱化学火箭的限制,拥有向太空中大规模投送物资的能力。
在盖亚净土的成立日完成这一切,看起来,似乎是阿达民策划的献礼工程,“盘古”却不会因这种莫名其妙的理由,而承担效率的损失。
要赶在这一天,原则上,需要在项目规划、论证期间,就选定恰当的起始点和追溯路径,当然,一切仍然以方然的设想为准,在他看来,完全有必要在10月1日迈出这伟大的又一步,毕竟这实在意义重大。
没有电磁入轨设施,人类的太空征程,每一阶段都将会是举步维艰。
到1533年,盖亚净土掌握的化学火箭,即便从月球基地发射,“N-7”也只能将约四百吨载荷送入远日轨道,并不敷应用。
而近日轨道投送能力,单纯计算势能,对人类而言似乎很容易,但是让载荷摆脱盖亚、或者月球的引力,总归还是需要大推力的化学火箭,不仅如此,大质量载荷的体积、形状,也对发射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这方面,净土特别改进的“N-7K”,用四到八枚同量级的芯一、二级并联,起飞推力达到八千至一万六千吨,发射形态也一改“火箭”的传统样式,而是如木桌般升空,能达到的投送能力也不过才几千吨。
几千吨,与人类早期的航天能力相比,已经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。
但是对近日轨道换能器、空间站,则杯水车薪………………